提高站位抓党建。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力量促发展。一是抓理论武装。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100余场。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9次,参学率95%以上。二是抓统筹谋划。用全局观念谋划党建,使党建与中心工作目标同向、节奏合拍。抓党建促脱贫,选派85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148支工作队、404名工作队员、3636名帮扶干部。三是抓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工作责任不实、基层队伍不优、基础保障不足”等问题,认真整改到位。
      夯实基础抓党建。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落实“七大工程”52项任务。一是队伍更强。村(居)“两委”换届后能人占比为55.5%,聘任129名党建专干。乡镇充实36名领导干部,配齐专职专岗的党建队伍。县直机关162个党支部书记均由班子成员担任。引进人才133人,选派科技特派员180名。二是阵地更实。投资2400万元,实施89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调整12个党(工)委230个党支部的归口管理,新组建“两新”党组织73家。三是制度更严。抓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积分管理、“双述双评”4项基础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考评。四是保障更好。村(社区)运转经费提高到14-25万元,村主干报酬提高到1.8万元以上。落实人才资金200万元,新增人才公寓48套。
     提升品牌抓党建。推动党建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深度融合。一是创建“党员带富”模式。首推农村党员人才创业贷款,每年为100名农村党员提供5-20万元低息信贷额度,培树创业带富典型。二是创建党建示范工程。组织“十佳党支部”评选表彰,建设23个党建示范点。三是创建掌上“智慧乡村”。在54个贫困村启动“党建+智慧乡村”项目,打造党务、政务、村务、商务等多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四是创建党性教育基地。成立党性教育基地,开发教学专题11个、教学点5个。五是创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开展“四同”创建,实施民宗体制改革,设置侨联机构和党外知识分子管理服务中心。
      严格责任抓党建。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认真履职亲自抓。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召开县委常委会9次、重点难点问题协调会5次,专题研究党建。二是分工合作共同抓。27名党员县级领导“一对一”指导重点单位。制定《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分5个层面分解落实。三是重心下沉带头抓。带头下基层调研113次,走访10个乡镇、76个村(含54个贫困村)、258户贫困户。
      压实责任抓主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建责任压紧压实。建立责任、问题、整改三张清单,解决好去年述职市委指出的“党建责任传导不到位” “党建队伍能力不强”“‘两新’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主持召开11次常委会和6次专题调度会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把思路、责任、压力传导至每一根“神经末梢”,带动70名县处级干部、1000多名党组织书记和党代表参加“领导联点部门联村”“在职党员进社区”“党代表进工作室”等工作。
      筑牢基石强堡垒。推行“三个一线工作法”和“两提一考”工作机制,增拨700多万元提高村(社区)运转经费和干部待遇,安排160万元考核村(社区)。投入160万元改扩建10个合并村党群活动室,将拨付180万元为700多名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98个村(社区)成功选举出614名新一届“两委”干部,得到省委巡回督查组“又好又快”的评价。举办“党建领航”主题培训,全覆盖至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建立“1+2+N”管理体系、“1+1”联系机制、“12345”园区党建工作模式等三项机制,圆满完成161家“两新”党组织组建任务。成功邀请新社会阶层人士走进株洲•中国动力谷,建成全市首家园区“枢纽型”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打造 “审批的集中窗口、项目的服务中心、企业的交流平台”。
      亮出品牌增活力。用活用好“红星云”“元元小课堂”,带动全区党员干部线上线下高质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涌现泰山路街道新时代“最美典型”、大岭社区“520”服务平台、家园社区“微剧场”等品牌。泰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志斌在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高科集团、响水村分获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
      总揽全局促发展。坚持党建领航,建立“1+N”新绩效考核体系,全员做到全覆盖,开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活动,落实“五问工作法”,将党旗插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建立23个征拆项目临时党支部,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高度融合。出台“1+7”产业发展和投资促进政策,推出长株潭地区最优的“双创”人才政策,实施关系长远发展的“十大行动”。全年引资438亿元,引进项目96个,开工36个。我区荣获全省抗洪救灾“先进集体”,株洲•中国动力谷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在全国14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跃升至第23位。
      强化主责担当,坚持以上率下。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带头研究部署。主持召开10余次常委会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基层党建、宣传思想、政法综治、统一战线、党管武装、党办等大党建工作,在顶层设计上形成强力推动。二是带头联点指导。全年进村入户91次,走遍68个贫困村、走访89个非贫困村;到党建联系点指导工作6次、到党代表工作室接访党员群众2次,协调解决问题30多个。三是带头督促示范。研究审定党建工作整改问题及责任清单,实行按月对账、按季督查工作制,部署党建专项督查6次,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带头讲党课3次。
      强化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一是选优派强队伍。68个贫困村和154个非贫困村实现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做到人员、精力和责任的“三个确保”,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增强农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压紧压实责任。将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主要任务细化到项、落实到人,实行常态化巡回督查,约谈13名党组织书记,“召回”10名工作队长。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开展党建促脱贫“八个一”活动,注重产业培育,消灭经济空壳村45个,新增5万元以上收入村46个,增长幅度115%。四是确保脱贫实效。部署开展“大培训、大宣讲、大落实”活动和“全面走访农户、全面核查情况、全面整改问题”集中行动,开展统一战线聚力脱贫攻坚、推动社会扶贫工作,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853%,群众认可度达到98%以上,脱贫摘帽取得决定性成效。
      强化工作导向,推进强基固本。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一是基本素质全面提升。圆满完成村(居)“两委”换届,选出新书记75名、主任129名;县乡村三级干部开展轮训,举办“爱在中国”红歌会、“万名党员”知识竞赛等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基本制度,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二是基层保障全面提升。改扩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75个,完善20个离退休党支部活动场所;追加转移支付854万元,非合并村每个提高7万元;村干部平均工资提高到2.5万元/年,实行按月打卡发放;拨付村(社区)、“两新”、离退休干部等党支部活动经费173.7万元。三是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推进智慧党建,发挥“智慧云阳”“红星云”“互联网+监督”等平台作用;推动“两新”党建工作覆盖,成立综合党委和行业党委7个,组建“两新”党支部92个;开展“陈规陋习”“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集中整治机关党建“灯下黑”。
      从我做起,种好“责任田”。对照上年度问题清单,7次主持调度,“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不高等问题实现有效整改。就基层党建履职情况,“十问”基层党组织书记,撰写《致基层党建工作者的一封信》,带头开展党建调研、督查、暗访37次,先后约谈4名党委书记。
      常态教育,唱好“主旋律”。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带头进社区宣讲“十九大”,开展各类宣讲560余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全年开展中心组学习11次,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打造党建主题公园、教育基地8个,新增乡村宣传点600余个,党建元素和氛围越来越浓。
      强基固本,筑牢“新堡垒”。成功转化3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平稳完成297个村(居)换届,选出“两委”班子成员1426人,其中能人385人,切实调优了结构、换出了活力;狠抓“两新”组织建设,新建非公党组织61家、社会党组织38家;整合2.5亿元新改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184个,90余个基层支部申报示范创建项目。
      紧扣发展,打造“先锋队”。围绕“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招智引才、选贤任能,引进全日制研究生、副高职称以上人才49人,“实训攸州”吸引349名高校人才来攸。科学实施干部调整,党外副科以上配备41人。推动4000余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穷亲”,2万余名贫困户得到全方位帮扶,5个省级贫困村可脱贫摘帽,66个集体经济空白村实现“零突破”。
      密集督查,织好“制度网”。建立基层党建“十问责、十重奖”奖惩机制,对20项工作量化计分、严格奖惩;严格执行干部作风“十二分制”,扎实开展“木、满、怕、浮、低、慢、等”七种作风问题整治,惩处问题21件、26人,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推进;建立微信直播倒逼机制,在党建微信群开展督查直播15次,交办问题18件;严格执行季度考核、月清月结制度,考核连续两次排名末三位的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强化创新,打好“服务牌”。在城区探索建立“党员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让志愿服务时间成为“虚拟货币”,带动1500余名党员开展服务,解决问题3686件。在乡村试点推行党员服务站,帮助村民上线特产、分发快递、购买车票,帮助配送快递和生活物资近57万件次。此外,基层党建工作室等做法得到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大力推介。
      突出政治建设。带头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召开14次常委会研究部署基层党建,走遍15个省级贫困村,带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十九大精神、参加“1+5+X”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四不两直”督查考核6次,下发督办函367份,结果全市通报,挂钩绩效考核,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施人才强市,投入5000万建设人才公寓,常态化开展“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人才案例获评2017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
      突出问题整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腾飞书记点评问题的整改。坚持把“最关键的少数”管理好,率先设置专职巡察组,开展“雁过拔毛”专项整治,党纪政纪处分79人,把压力传导到每一名党员干部。坚持把“最能打仗的人”派下去,选派15名第一书记、53个工作队、4172名帮扶干部,社会扶贫网募资金居全省第一,15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坚持把“最让群众担心的问题”解决好,烟花鞭炮、矿山、危化行业连续18个月无事故,获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
      突出强基固本。全面推行“三基一网”,着力构建常态长效机制,经验在全省计生、综治领域推广。出台“六基”规则,全面规范换届后村级组织运行。推进“两新”覆盖,成立综合(行业)党委8个,将支部建在协会上,助力产业发展。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解决工学矛盾,孙家湾镇“党员夜校”入选中组部《“三会一课”案例选》。借鉴上海经验,在全省率先建成3个邻里中心。投入1.23亿,建设104个“美醴新村”、新建7个“五彩社区”,城市社区服务场所全面提质升级。
      突出服务发展。创新城市党建,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功能,推行“1+6”网格化治理模式,下放75项职权到街道,“打包”2.1亿项目资金至社区,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打造“智慧党建”,推进党务、政务、商务“三合一”。 开展“三创四化”,对城市126条主次干道提质改造,对渌江河大规模治理,全面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出版《渌江书院》、《醴陵历代名人录》系列丛书,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以一号文件重磅推出“四个十条”政策,兑现奖金近4000万元。成功举办2017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人民日报两次刊文推介“中国陶瓷谷”。
      压实责任,解决责任不落实问题。为加强政治建设,在选用干部中突出政治标准,我主持研究出台了《考察任用干部看党建暂行办法》,考察班子必看党建,考察干部必看党建,层层压实了党建责任。先后主持召开14次常委会和2次调度会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带头讲党课4次,全年深入8个镇、32个村(社区)现场解决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等党建工作难题。召开党建工作约谈会3次,约谈党组织书记2人,分管副职14人。
      优选队伍,解决基层党建干部能力不强问题。针对去年腾飞书记点评的党建业务不熟悉、村干部能力不够等问题,我们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突出“能人治村”理念,新一届村“两委”委员中大专以上学历234人、能人154人,其中92名能人当选为村书记、主任,占35%,比上届增长45%。县财政购买服务,为每个村配备1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党建专干。全覆盖轮训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县本级举办4期示范培训班,县镇两级培训1057人次。
      加大投入,解决基层资金不足问题。在财力较紧的情况下,县财政投入1个多亿来抓党建。村级运转经费投入2745万元,村均达21.2万元,村“两委”工资实行按月打卡。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和维修全县139个村级服务平台,新建一个补55万,改扩建一个补25万,维修一个补5万,一年之内彻底解决村部问题。投入2800多万元启动6个镇周转房建设,新建273套、改建88套干部宿舍。24个集体经济“空白村”实现全面“摘帽”。落实“人才新政30条”,引进各类人才207名,下派24名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
      紧贴中心,解决党员作用发挥不强问题。在全县633个支部推行“支部主题党日”,定期抽查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共下发提示6期、督查通报6期。抓党建促脱贫,选派26个驻村帮扶队、100个帮扶单位、2270名帮扶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开展“干部走亲、党群同心”大走访活动,制作17万份挂历发放全县农户,公布镇村干部和县纪委、组织部监督电话,公开服务承诺,走访农户8万余户,收集问题1.3万余个,办结1.1万余个,办结率84.62%。
      创优载体,解决基层党建活力不足问题。开展“双十双百”活动,分领域创建10个党建示范点,评选10名优秀党员,抓好百名党组织书记和百名党务工作者的培训,以点带面,对标升级。录制8个《我们是这样过组织生活的》微视频,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投入100多万元打造智慧党建信息平台,投入60.2万元全面升级村级远程站点终端,推动党建与网络技术深入融合。
      带头落实主责主业。主持召开13次区委常委会、2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14个文件。深入32个村(社区)、45个基层单位调查研究,带头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带头开展党代表驻室活动,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召开6次基层党建工作调度会,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交叉检查,较好解决了去年腾飞书记点评指出的4类问题及自身查找的问题,促推了基层党建“三个清单”的落实。
      着力建强战斗堡垒。严格把关村(社区)“两委”候选人,取消候选人资格49人,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换届后村干部平均年龄38.6岁,较上届下降2.4岁,大专以上学历304人、增加183人,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7个。树立“任用干部看党建”的导向,今年提拔重用党务干部13名。大力推进“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投入1280万元启动建设5个村部、提质改造9个社区。村、社区运转经费分别同比增长72.1%、29.5%。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打造43个不同类型的“五化”党支部示范点,带动其它党支部提升组织力。首创“4+X”模式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党员组织生活参与率大幅提高。
      积极推进党建创新。成立全省首支市场商圈“党员义工联盟”,打造芦淞服饰市场群“15分钟党建服务圈”。建立全省首个残疾人文联党支部和全市首个互联网电商企业党支部,“两新”党建经验做法被《湘组信息》《湖南日报》宣传推介。推行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兼职委员”制,加强党代表驻室工作,向居民赠送“党代表挂历”,促推党代表履职尽责,妥善解决了唐人神家属小区、建南花园老旧小区等问题。注重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中探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如,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大园棚改项目创造了全市国有房屋征收新速度,“两机重大专项”提前交地并开工建设,中国航发集团专门就此致函省政府表示感谢。派出40名党员干部组成8支扶贫队,对口帮扶炎陵县的8个贫困村顺利通过省检。组建党员志愿者义务巡防队,连续11年保持“全省平安县(市)区”称号。
      毫不动摇履行主业主责。先后11次召开区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上次述职指出的6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多次召开书记专题会议,研究“两学一做”、村(居)“两委”换届、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等工作。经常到基层联系点调研、指导、督促,发现并解决了一批问题。与县级领导和部门、镇(街道)主官逐一谈心谈话,层层传导压力,抓住“关键少数”推动党建。
      持续用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加基层经费投入1200余万元,村、社区年均运转经费增长了30%以上,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良好。全面完成村、社区阵地规范化建设,提质改造3个社区服务场所,高标准建成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和2个“两新”党委示范阵地。抓实抓细村(居)“两委”换届工作,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配齐党建专干,基层党建力量得到加强。新建“两新”党组织62家,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有效整合城市党建资源,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制度,以党建促管理、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工作创新。依托政务服务系统,搭建“互联网+党建”的“自治家园”平台,全方位建立党建信息大数据库,实现基层党组织、党员基础信息实时共享,基层党建活动记录随时调阅,党建工作任务及时部署。立足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广大党员向心力,研究出台了《荷塘区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区委组织部、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更有效的“手段”。巧用微信移动新媒介,建立了涵盖全区总人口45%左右的微信网络,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让党的“好声音”成为基层党员群众指尖“最强音”,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有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探索创新,党建工作与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幸福荷塘”系列民生行动等工作紧密结合,“龙头”引领作用更加彰显。
      聚焦主业主责,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始终坚持以忠诚、为民的情怀抓基层党建。一是抓谋划。主持召开10次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人才工作,并通过6次批示、多次现场办公等方式研究部署去年述职中毛书记点评的问题、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二是抓考核。全面推行“五问工作法”考核,在全区5个街道、45个村(社区)、40个区直机关实行“一月一考核一点评一排名一通报”党建考核模式,下发督查通报12期,约谈党组织书记17人次。三是抓示范。我带头到报亭社区等基层党建联系点讲党课、宣讲十九大精神、党代表接访等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43个。同时,带头参加机关支部4次专题学习研讨并讲授党课,过好双重组织生活。
      着力提质提标,把夯实基础作为有力保障。始终坚持资源向基层配置、财力向基层倾斜。一是抓队伍保障。扎实做好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在全市第一个圆满完成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先后开展了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专干、基层一线党代表等培训班30余场,1900余人参加。开展“每周一晚”读书活动,组织全区机关干部利用每周二晚上集中学习,提升机关干部能力素质。二是抓经费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平均达到28.5万元/村,社区运转经费平均达到75.6万元/社区。出台《株洲市石峰区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实施办法》,新增103名离任村干部纳入补助范围,16名离任村主干生活补助提标到400元/月。三是抓阵地保障。投入20万元率先建成石峰区智慧党建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投入44万元对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及标识指引牌进行统一规范。投入55万元打造11个党建示范点。投入350万元打造全国唯一的轨道交通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投入400万元在井墈社区建设全国首家社区工业博物馆。
      突出作风作为,把党建引领作为重要举措。坚持创新党建载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干部转变作风、提升作为。一是尝试融合型党建。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工作与“石峰号”主题党日活动相融合,提升工作效率、丰富活动内容。同时,将社区(村)党建考核成绩与联点县级领导和机关部门绩效挂钩,推动机关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二是开展项目型党建。推行“项目党组织”模式,在清水塘企业搬迁改造指挥部、棚改指挥部和集体土地征拆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加快了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棚户区改造、轨道科技城项目建设步伐,清水塘老工业区中现有的153家企业已关停147家。三是推进服务型党建。积极开展大走访、在职党员进社区、党代表工作室接访等活动,推动机关干部走村入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017年,共收集整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517个,交办事项412件,已处理解决326项。
      抓机制、严问责,压实主体责任。坚持把党建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全年主持12次党工委中心组学习、9次党工委会、4次党建调度会,研究解决社区换届、两学一做等问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牵头制定出台干部能力建设、社区干部规范化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健全“述职述党建、考核考党建、用人看党建”的工作机制,落实基层党建“三个清单”制度,任务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底、问题整改到位,层层传导压力。严格党建问责,取消了1个镇、3个社区年度评优资格和4名社区书记换届提名资格。扎实推进“雁过拔毛”“治陋习、树新风”等7个专项整治,组织处理7人,党纪政纪处分18人。
      抓难题、补短板,夯实基层基础。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腾飞书记点评问题和核查组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着力加强党建基础工作,配强党建骨干力量。针对基层党建薄弱环节,牵头制定整改方案,将问题细化为4大类12项,将党建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奖惩”,共开展党建督查7次,自己带队开展党建暗访3次,整改问题160多个。推行党务干部“五化”培养机制,全面完成23个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每个镇街配备2名组织干事;每个社区选派1名党建专职副书记和1名党建专干;向非公企业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20名,实现党务骨干力量全覆盖。
      抓载体、强管理,提升能力水平。突出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提升年”“三基建设年”活动。创新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规范“三会一课”。组织党务骨干培训4次、业务知识测试2次、党建业务能手大比武2次。创办红色讲堂品牌—“云龙大讲堂”,邀请吴方宁、董锡健等国内专家教授,为党员干部授课12次。全面实行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党员积分制分类考评、党支部承诺销号制。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党建+征拆、招商、维稳”三个能力。设立人才发展基金1000万元,全年引进博士16名(国家“千人计划”1名、省级“千人计划”1名)、硕士31名、高级职称人才28名、国内外专利技术32项。承办湖南省航模锦标赛、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吸引170多家企业参赛、2.3万人次参观。
      抓保障、重示范,拓展工作成效。按照“六统一”标准,区财政投入2000万元,全力打造一流社区服务场所,莲花、龙头等14个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入驻办公。(农村)社区运转经费由25万元/年提高到50万元/年;每个社区安排惠民资金10万元/年、党建工作专项经费10万元/年;每个党小组安排活动经费1200元/年;按照市里2020年标准,向离任社区干部发放补助。创建全市首家“零创空间•党建e站”。开展“大爱云龙,牵手暖心”活动,党员干部与249户困难家庭结对帮扶。扎实开展“四创”党建引领示范行动,让全体党员学典型、做示范。
      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全年主持委务会11次研究机关党建工作。年初召开市直机关党建工作部署会,上半年和下半年全体班子成员带队,对所有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全覆盖的督促检查,年底又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推进工作落实。我兼任工委党总支书记,组织指导党总支严格按要求开展活动,认真为机关党务干部、党员上党课。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情况。一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督促市直机关党员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传达学习十九大精神和新党章,为980个党组织发放学习资料。二是积极落实省委四个意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指导督促740个在职党支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统一配备《支部工作记录本》,定期调阅支部工作记实情况并如实通报,坚持抓好机关党组织书记集中述职评议,在部分单位试行党员积分制。三是积极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确定三种类型10个党支部为“五化”建设试点;大力推进机关党建示范点建设,对10个已命名和24个申报党建示范点进行复查和考核验收。四是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培训。全年对660人次机关党务干部开展业务和综合素质培训。五是推进“红色讲堂”。连续两年在市直单位举办了示范型“红色讲堂”,已有近40个单位开设举办了“红色讲堂”。
      抓党建促中心工作情况。一是积极服务“两个年”活动。组织机关党组织开展了评比竞赛,我们推荐报送的市人社局便民服务大厅和荷塘区政务服务中心分别评选为全国“百优”行政服务大厅信息化和标准化优秀案例。二是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我们不但做好本单位对口帮扶村的工作,还组织各单位开展好“社会扶贫,我在行动”主题活动,两次对所有机关脱贫帮扶及开展“五个一”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本人也做好了两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等工作。三是组织各机关继续开展好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的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四是积极组织和督促市第十一党代表组党代表认真履职、开展活动。
      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基层党建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精神,整改基层党建工作问题情况。积极落实机关党委“重推动、抓督查” 、党支部“勇担当、抓落实”、党员“尽义务、抓自律” 的主责。督促检查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做、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讲党课、听意见、抓整改等情况。针对去年腾飞书记在述职点评时指出的机关党建存在的3个问题,委务会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加大调研督促检查力度,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本人到43个市直单位调研督查、与260余名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进行座谈交流。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对各单位党组织书记落实党建责任、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党务人员和经费、阵地建设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信息采集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党内统计工作连续4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积极利用多媒体等形式拓展党员学习教育和党建宣传渠道,重新开办了面貌一新的株洲机关党建网和微信公众号,86%以上的机关党员按规定注册激活红星云APP。针对原商贸企业党建和市人才市场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了督促检查指导,力促问题的整改,目前原商贸企业25个党组织已全部换届,市人才市场建立了21个网络支部。
压实党建责任,聚焦主业全面过硬。
      抓实主体责任。我今年4月到任后,两周内调研归口管理的20个党组织,了解掌握情况。全年召开8次党委会研究党建工作,召开3次系统党建推进会和1次全市中小学、民办校党建座谈会,开展9次中心组学习、4次专题研讨,讲党课3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10次。抓好班子一岗双责。建立党委委员党建联系点制度,开展“五个一”活动,服务师生、解决实际困难。6月和11月党委委员到联系点和民办校进行2轮党建指导督查。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拔任用4批次17名局管干部。抓紧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两个专项整治”,廉政约谈120余人次,对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整治违规征订教辅资料,征订数同比减少198.3万册。清理违规涉矿类活动,涉及经营的5人均主动退出。
强调三个到位,“两学一做”融入日常。
      部署落实到位。每月调度、通报、总结,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红星云平台作为管理平台和交流园地,上传各类资料995条。学习教育到位。中心组带动基层支部学习,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红色讲堂等活动16次。组织200名支部书记参加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湖南省教育系统基层党支部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组织系统党建培训,150余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和25名党员发展对象参培。典型引领到位。评选67个“学校帮扶、改革创新、困难帮扶、服务群众”先锋,评选21堂优质微党课和10个党员优质服务岗。
发挥堡垒作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加强中小学校、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全市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成立市教育局社会组织行业党委,新审批成立8个民办学校党组织。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师德师风和学生德育。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学生召开主题班会,教师开展书画创作,网络展览300余件作品。完善“双目标”管理机制。继续实行党组织和党员目标化、痕迹化管理,考评74个基层支部活动纪实本和党员目标管理手册等台账,采集1961名党员信息表,规范收支党费,遵章发展党员,夯实基础党务工作。
结合教育实际,深化“党建+”内涵。
      党建+扶贫攻坚做好主心骨:局党委帮扶的醴陵石均塘村已退出省级贫困村,6家帮扶户全部脱贫。局机关党员认领18个微心愿,帮扶38家社区困难户。选派8名教师援藏帮扶山南三中。完善全覆盖资助体系,全年教育资助困难学生11.55万人,发放资助金12349万元。党建+创新活动凸显示范作用:党建工作结合文明创建,市教育局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市二中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幼师学校为50名清水塘转岗人员进行育婴师培训。一中“互联网+家访万人行”走进314个困难学生家庭,参与的教职工达942人次。党建+高效服务激活工作合力:市教育局牵头,与37家成员单位共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质成长环境。接听教育热线答疑解惑“马上就办”,教育阳光服务中心受理信访192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9%。
      严格履行党建责任。经常谋划党建工作。委党委7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 5次听取基层党建工作汇报;根据市委指示要求,成立市卫计委社会组织行业党委;将党建工作纳入对委直单位绩效考核,直接与职工绩效挂钩。建立党建工作制度。出台了委直单位党建归口管理、乡镇卫生院党的建设、民营医院党的建设、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等制度。带头推动党建工作。坚持带头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带头讲党课,强化对委直单位联点指导督促。2次到四三0社区党代表工作室,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开展帮扶慰问等工作。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责任压实到人。开展党风建设专项督促检查,抓好廉政谈话,落实谈话主体责任的领导干部57人,谈话对象580人次。
      切实推进“两学一做”。抓学习、抓研讨、抓典型、抓推动,注重把党建工作推动健康脱贫攻坚、卫生城市复审、 “健康株洲”建设等事业取得实效。我市被国务院评为湖南省唯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 “国卫”复审工作省排名第一、2017年已连续3年获评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省计划生育优秀市”。市卫计委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
      着力落实重点任务。全力开展党建健康帮扶工作,以健康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省委副书记乌兰在株洲调研时对我市健康扶贫精确施策、分类救治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市健康扶贫工作被推荐入选《湖南省精准脱贫攻坚100案例》作典型案例。着力做好党员和党组织信息采集工作。提前1周保质保量地完成市委组织部下达的任务。努力推进“红星云”手机平台推广使用工作。截止去年11月20日,委直单位较好地完成党员注册、使用,市通报排名全市第二。
      经常开展督促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一年来,对委直基层党组织进行了4次季度党建工作核查并通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坚持定期调度抓落实,建立党建工作提示制,落实季度调度制度,务实推进党建工作。坚持“马上就办”抓落实,对于重点任务,我们实行个案追踪问效,对任务完成时限、质量等情况进行全程管理,并纳入年度党建考核。
      创新党建工作特色。把党风廉政和党建知识当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新春“第一堂课”同时开讲,增强“两个责任”,增强党性锻炼。把党建工作与医疗卫生业务当“第一要务”同步开展。在医院开展党建查房时,必须是医疗业务与党建工作同检查、共提高。在基层组织党员医生进村进社区开展服务活动,与健康帮扶对象签约,开启“党员下沉、医生下沉、技术下沉、服务下沉”党建服务模式,被《中国人口报》头版推介。
      突出政治站位,扛起“第一责任”。我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根本任务,以党的十九和全国、全省、全市国企党建会议精神为指引,牢记腾飞书记“只有党建走在前列,才能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殷切嘱托,自觉放在全市发展大格局、大体系中定位党建工作;以完善党建顶层设计为基础,修订8家市管国企章程,出台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6个创新制度,制定基层党委书记、专职党委副书记、班子成员党建责任清单;以自身示范带动为核心,我主持党委会研究党建工作14次、中心组学习10次,带队调研督查党建7次,协调解决了一批重难点问题。
      突出基层基础,夯实“第一堡垒”。我始终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战斗堡垒,健全组织强基本,完成党支部换届56个,调整支部书记20名、委员41名,推动基层应换尽换;驻外和混合制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全系统5673名党员全部安了“家”。强化保障促落实,市管国企全部设立党群工作部和纪检监察室,配备88名专职党务、纪检干部。党建和纪检工作经费全部实现税前列支,得到保障。组织6次1027人参加的业务培训;编印基层党建工作指南,囊括党委、党支部8项基本职责、21个基本制度、13个基本流程、11个重要文件、26种基础工作台账。确保工作有章法、实务有指导、执行有标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量化考评抓整改,按照市属国企党建考核办法对支部工作实效进行考核;组织3次党建“三基”督查,召开2次问题通报专题推进会,深入开展“回头看”,切实把问题亮出来整改好。
      突出扶贫帮困,服务“第一工程”。我始终坚持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作为队长单位,我9次到炎陵车溪村开展帮扶,协调筹资468万元完成光伏电站等扶贫项目,扶助家庭发展种养产业55户,组织就业培训300多人次,实现脱贫36户108人,扶贫点贫困发生率由19.6%降为0.34%。率先组织开展国企带非公带困难企业党建结对共建活动,组织12家市管国企党组织筹资53.62万元、争取市财政141.90万元,帮助15家特困企业化解难题。从党费中安排120.23万元,支持20家困难企业建设党员活动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放31.46万元,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396人次。
      突出党建引领,紧扣“第一要务”。我始终坚持把党建与国资国企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建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指导协调机制,安排班子成员到联点单位督导学习研讨,扎实开展双述双评,与企业支部共建共联,邀请十九大党代表宣讲十九大精神,争当“五好支部” 、“五个先锋”;精准指导参与决策,督促市管企业党委健全议事机制,厘清权责边界,落实前置程序,全年市管企业党委研究讨论50余个经营发展相关重大议题,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积极塑造党建品牌,重建国资委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搭建“党建+”学习平台,参加“清风株洲”文艺作品创作展演系列活动,一大批优秀作品获表彰。党旗高扬,有力推动了企业改革发展,2017年市属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家驻株央企和省企“三供一业”分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国企改革构建了“株洲模式”,株洲在全省国企改革国资监管会议、国企党建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评价以及新华每日电讯、人民论坛网等中央媒体宣传推介。
      注重顶层设计,把握定盘星。强化组织保障,把“两新”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党建工作总体布局,作为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制度保障,出台“2+10”系列文件。2个《实施办法》理顺了“两新”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社会组织党组织实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区域兜底管理。10个配套文件对“两新”工委议事规则、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两新” 组织党建带团建和民办学校、民营医院党建工作等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强化经费保障,对每个新建的“两新”党组织给予3000元工作经费,全年共拨付261万元党费补助870个“两新”组织党组织。
      注重两个覆盖,提高组建率。加大综合(行业)党委同步组建力度,在市县两级工商联、民政局、教育局、卫计委等单位组建78个综合(行业)党委;加大党的组织覆盖力度,今年新建55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314个社会组织党组织,两项指标全省排名均进入第一方阵;加大党的工作覆盖力度,从市县两级行政事业单位选派894名党务工作者担任“两新”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党建工作指导、政策宣讲、纠纷调解、助推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注重整合资源,打好组合拳。推动结对共建,在全省率先推行10家国有企业党组织与16家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党团共建,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发展,在两新组织中开展“五带六同步”活动。全市“两新”组织共建立青年之家1489个;推动阵地共建,在产业园区及非公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统筹建立9个功能齐全、实用方便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
      注重典型引路,扩大影响力。抓好示范创建,按照“双强六好”和 “十有”标准,创建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60个、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40个;抓好示范培训,市本级举办“两新”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各县市区分期分批开展了“两新”党组织书记轮训,推动“两新”党组织书记培训全覆盖;抓好示范推介,引导每个县市区打造2-3个“两新”党建工作亮点,并在《湖南日报》、《湖南基层党建工作简报》、湖南卫视、红星云等省市媒体宣传推介“两新”党建工作28次。在“两新”组织中推选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资源人选16人。